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Burmese Python

緬甸蟒

保育等級: 非保育類

無毒

家族
蚺科,Pythoninae 亞科
subfamily Pythoninae
最大體長
360 cm
台灣棲地分布
台灣地區僅 金門˙有分布
世界棲地分布
緬甸蟒是屬於一種除了菲律賓之外從巴基斯坦到印度皆有其蹤影的蟒科底下的亞種。此亞種是以知三種內分布範圍最大的,在中國南部,中南半島,緬甸,印度還有一些島嶼(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和名人群島) 都可見到
外觀描述
T緬甸蟒名列世界上大體型的蛇類之一。最長可以達到8公尺(通常7公尺較普遍),體重可達到190磅(86公斤左右)。整體顏色是奶黃色,在頭頸部分有一個茅型的標誌,另外身上帶有棕色細長有黑色邊框的斑塊。具有可感熱的夾窩,使牠可以感應到藏匿的溫血動物.
生態描述
緬甸蟒為夜形性,喜歡棲息在沼澤邊與低地森林,並且以哺乳類與鳥類為食。牠利用倒鉤狀鋒利的牙齒咬住獵物,然後迅速把粗狀有力的身體緊緊的纏繞住獵物兩圈甚至以上,同時往內收縮他的肌肉,直到獵物窒息為止才開始慢慢的吞噬。
緬甸蟒靠著腹部的鱗片與地面接觸的摩擦力來動作,並且使用腹部肌肉來控制前進與後退。牠們很會攀爬,可以靠尾部停留在樹幹上。另外牠們也是水中健將,良好的水性使牠們可再水中逗留長達一個半小時。在偏北的地區冬季時牠們會進入冬眠好幾個月,通常會躲再樹洞或是石頭底下。
卵生蛇類,母蛇於早春產下 12-36 枚的卵,有著護卵的行為。孵化約需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達到性成熟則要 2-3 年。成長的速率則要視外在環境而定,目前活最久的紀錄是25年。
學名與俗名
Python: 來自古希臘字 Πύθων (Puthōn), 這是在述說一條巨大的蛇在 Delphi 這個地方被阿波羅所殺的神話故事;後來從 Delphi 代表地名的這個字 Πυθώ (Pūthō),演變為 πυθώ (puthō),意思是“‘腐爛’”). (Source)
molurus: 起源自希臘字molouros = 某種蛇,現已不可考是指哪種蛇 (fide WALL 1921). (Reptile Database)
bivittatus: 來自拉丁文 prefix bi = 兩個、雙數,和 vitta = 帶、條。
緬甸蟒、黑尾蟒、金花蟒、琴蛇。
翻譯:周信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