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abdophis tigrinus formosanus

Asian Tiger Snake

台 灣赤煉蛇

保育等級: 保育類 (第二級)

有毒!

家族
黃頜蛇科,水游蛇亞科
Colubridae, subfamily Natricinae
最大體長
100 cm
台灣棲地分布
台灣全島海拔1500 m 以上。少見。
世界棲地分布
台灣特有亞種。
外觀描述
Small to medium-sized snake; total length up to 100 cm. There are 15-19 (17-19 at mid-body) rows of scales, all are strongly keeled. Head is oval and distinct from neck; body is moderately stout; tail is moderately long. Eye is medium to large; iris is dark brown and pupil is round, jet black, surrounded by ring of gray. Tongue is maroonish. The snake has a pair of nuchal glands and enlarged rear fangs (not directly connecting to venom glands). Upper head is olive at least anteriorly; there is a thick, curved cross band of yellow on the nape, to which a black cross band adjoins in the front and rear. The supralabials are yellow with black sutures, the black areas along the sutures below eye are broad. Upper body and tail bear green/yellow/orange and black spots arranged in alternating rows (totally 5 rows), creating a checkered appearance. Ventral head is whitish. Ventral scales on body and tail are blackish with (irregular) posterior margins of light green/yellow. Anal scale is divided and subcaudals are paired.
生態描述
台灣赤煉蛇的齒式為後溝牙型(註1) ,日行性,常以山區溪流、樹林底等潮濕環境為棲地。以青蛙、蟾蜍為食,偶爾以魚或其他蛇類果腹。雌蛇在夏季產卵,每窩約8-47顆卵。小蛇孵化時約16cm。
遇敵時,會將頭部及頸部挺的直直,同時頸部擴散成像眼鏡蛇那樣。而且台灣赤煉蛇是目前已知唯一同時集venomous、poisonous (註2) 特性於一身的蛇類。
原因如下:
POISON:
台灣赤煉蛇的防禦行為很特別。
當禦敵時,台灣赤煉蛇會將身體弓起,將頸部擴大部份的腺體正對著敵人(掠食者),同時釋出會引起眼睛不適的刺激性分泌物。奇怪的是蛇身上腺體的分泌物,其成份組成居然與蟾蜍皮膚腺體的分泌物頗類似。 (Source)
學界對這腺體分泌的蛇毒與蟾蜍毒的關係一直有著高度興趣,而這方面的第一份研究報告是由Hutchinson在2007提出。 在這份報告中,顯示了台灣赤煉蛇能夠在捕食蟾蜍的同時,將蟾除皮膚腺中的毒液分離出來,然後將這毒液物質集中儲於背側頸部的腺體中,以備不時之需。
由維吉尼亞州的Deborah A. Hutchinson(Old Dominion University)所領軍的研究團隊先後分析了日本各地區蛇類與蟾蜍豐富度的關係,發現Yamakagashi(虎斑頸槽蛇)並不會自己產生毒液,其毒液來自於當地的有毒蟾蜍。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若是居住在蟾蜍稀少地區的蛇類,毒液中就完全找不到bufadienolide分子。反之若於蟾蜍眾多的棲地,如Ishima島上,蛇毒中bufadienolide分子的濃度就明顯的高於Kinkazan島上的。而在日本的本州地區,因為蟾蜍的種類繁多,反映在虎斑頸槽蛇毒中的bufadienolide分子濃度便有相當大的差異。以上這些觀察,都可以藉由操作虎斑頸槽蛇的飲食得到證實。
這研究同時也發現,母蛇能將蛇毒中的bufadienolide分子傳給新生仔蛇,確保新生仔蛇的安全。 經研究人員指出,虎斑頸槽蛇將毒液存於「一系列位於背頸側成對的腺體結構中」。當遭受到威脅時,便會將採取將存有毒液的腺體向著敵人的防禦態勢。 這種將獵物的毒液轉用於保護自己的方式並不常見於陸生脊椎動物。但很少並不等於沒有。
康乃爾大學的Valerie C. Clark在去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到,南美的「毒箭蛙」以及牠們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遠房親戚「巴倫曼蛙」皆用稱為「生物鹼」的有毒物質覆蓋著皮膚。藉著這皮膚上的劇毒,讓牠們在面對掠食者的時候多一層保護。 更多的例子譬如有一種「束帶蛇」能夠在吞食有毒蠑螈的同時儲存「河豚毒素」;新幾內亞有一種鳥也將昆蟲的毒物質用於自衛。 (Source)
NewScientist 裡的注解:
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員更發現不同棲地的蛇類應對敵人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像是住在Ishima的蛇,傾向以儲存於頸背腺的毒物質驅逐來犯者;但是Kinkazan的蛇在面對類似情況時則傾向於逃離現場。Hutchinson表示: Kinkazan島上的蛇類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地區的族群,有「遇到敵人就逃離」的反應,也許是因為缺乏用來保護自己的毒物質。 研究小組還指出這毒物質藉由繁殖傳遞於世代間。新生仔蛇直接得利於母親的毒物質。這代表蟾蜍用來禦敵的物質間接的幫助了自己的天敵保護牠們的子代。
VENOM:
大部分黃頷蛇科下的蛇類對人類危害不大,原因除了他們的蛇毒毒性不強之外,蛇毒進入體內的傳遞效率也不甚佳。 但同科的台灣赤煉蛇卻是例外,雖然毒液腺同樣不發達而且無法有效的運送,但牠毒液的毒性依然不能小看。一般來說台灣赤煉蛇不大會主動攻擊,可是一旦咬上了,作用緩慢的抗凝血性蛇毒會不斷干擾血液凝固,造成流血不止的情況。
"日本有三例因為這種蛇而引起的報導,傷者都有出血且無法正常凝血的症狀。在其中的兩個案例中,還同時伴隨了嚴重的內出血以及溶血。咬傷還可能引起的其他症狀包括了中樞神經系統及自律神經的短暫失調。而針對以上症狀的治療方式,便是施用系統性凝血性藥物。以上如果你都有認真看的話,應該可以做出個結論:台灣赤煉蛇是有潛力致人於死的! " (Source)
也因為這樣,黃頜蛇科內的小型無毒蛇類在以往的寵物交易市場總是蒙受不白之冤。因為同屬黃頜蛇科的台灣赤煉蛇,常常被誤認為無害的「吊帶蛇」,並進口到美國、英國等地的寵物市場。這往往使得新主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受到了嚴重的咬傷,必須送醫救治。(Source)
學名與俗名
Rhabdophis來自希臘字 rhabdos, 意思是 "木棒"或是 "魔杖", ophis, 則是 "蛇"的意思;
tigrinus 來自拉丁文指的是 "形似老虎的";
formosanus 即是台灣的意思,指本亞種的分布。
台灣赤煉蛇、虎斑頸槽蛇、虎斑游蛇。
附註
(1)
"「後溝牙型」的蛇類牙齒與「無毒牙型」的類似,皆位於上顎後方。不同的地方在於「後溝牙型」的蛇類有些微毒性。這約略位於口腔中央的「毒牙」,平常收著時就指著後方。當牙齒咬住獵物時,毒液就被牙管導入獵物體內". (Source)
(2)
雖然venompoison在中文看來同樣翻譯為「毒物」,但venomouspoisonous則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生物特性。而且通常:動物比較容易帶有venomous的特性;而帶有poisonous特性的多是植物:
- Venomous. 指的是動物有能力在捕獵或禦敵時傳遞毒物(通常是注入)到目標物體內。
- Poisonous. 則代表植物(居多)或動物體內含有劇毒,會對食用或碰觸它們的動物造成傷害。 一般來說,被稱作「poison」的毒物有廣泛分布於生物體內的特性,而產生並使用「venom」的個體多有特殊的目的
。(Source)
翻譯:周信甫